墨香一路点染
墨香一路点染
钱营镇第一小学 董淑娟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古人提倡“耕读传家”。耕田可以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明礼仪,修身养性,以立德行。简单地讲就是谋生、立人。这样一看,以耕谋生,自然不等于飞黄腾达,倒是论农耕,商耕、笔耕时,如何立人成了关键。
人生就像旅行走到哪里就会留下串串脚印。回望我30年的教学之路:18岁的年龄正如含苞待放的花蕾,这时我踏进了教育的大门,当了一名代课教师,我是一名高中毕业生没有进过师范大门,进入课堂无论是语言还是知识底蕴与真正的师范生都有差距。通过学习弄懂为人之道,为师之道。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我捧起了师范的课本自学,其中语基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从最基本的拼音方法—汉字的演变过程--词语的色彩—阅读指南等都有详细的解释案例分析。然后通过考试取得了师范毕业证。得到书的滋养由一名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情别恋,由杂读恋上了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这些经典却让我回味无穷。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聪明伶俐一心一意保护师傅西天取经,历尽了磨难。品味经典中的人物性格,让我从中悟出了为人之道。平日里与同事友好相处,取长补短;作为组长协调好各项工作。
书不仅给我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乐趣,还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这时我又“爱”上了名师,名师的风采五彩斑斓。李镇西老师的著作《爱心与教育》让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主题,爱是教育的源泉。”其中反映李镇西老师心声的《做最好的老师》一文,更使我对师爱有了更深更透彻的理解。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严惩”。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评教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如,有这样一个男孩由于他在别的班里骂人、打人老师对他使劲浑身解数,他就是软硬不吃。来到我班后,通过观察和了解知道他喜欢听故事,还喜欢汽车图片等,他不喜欢跟别人交流。这样我每天利用20-30分钟的时间进行心理辅导,用小事引导他,让他知道老师在乎他、喜欢他。有一次,他上体育课不小心跌破了胳膊,我课下去教室,他呆呆坐着,问他怎样了他也不说,用手捂着左臂,我看他手臂出血,马上带着他去医务室亲自给他上药。老师这样对他真情的流露,他在悄悄的改变自己,变得懂得了知恩图报;变得能知错就改… 这样就不断增强了他的自信心,经过半学期的心理辅导和爱心教育,他现在能够跟其他孩子正常交流,能够正常上课,虽然他偶尔还会犯错,但知道承认错误,跟别人道歉,知错就改。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写的一段作文,“老师将来老了,我开着自己设计的汽车带着你去兜风”…这就是真情效应。不仅改变了孩子,而且受到了家长的好评。爱的基础则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就是我的责任。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渴望读书,渴望获得专业知识。华应龙老师的大名如雷贯耳,他的主篇《我就是数学》从序开始,认真阅读,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从阅读第一篇文章开始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想与朋友分享的冲动。一页一页地翻着,细细品味,被华老师对教育的深刻思考深深地感染着。有佩服、有感动、有启发、有深思、有共呜、也有了自己的反思和感悟。
他的“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生活感悟”这些章节无不让我感受到他获得事业成功的快乐,他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他的人生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大放异彩。读着华老师的文字,我一次次感受到,真正的智者的情怀,真正的智者之美。他让我们顿悟:“道,非常道,明,非常明!”华老师的从容和淡定,练达和智慧,并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他的智慧来自理论的引领,书本的启迪,实践的历练,写作的顿悟,反思的升华。
他在课堂中求索取的成功源于课前的慎思,如他的“角的度量”是一堂技能性的课给我的印象深刻。我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时,往往是让学生艰难地、枯燥地、机械地让学生量了各式各样的角,但是没能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用处,而且生活中许多角都不需要量,因为大都是直角。而华老师却很善于观察与思考,他发现了衣领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一定的角……最后他以学生的视角来看世界,从儿童的生活中来寻找。他思考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感觉到量角的用处,终于,滑梯进入了他的视域。这是地球人借助自身质量来玩的游戏,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小孩子一定都玩过。要比较,得有两个滑梯,反复思考后创设了这样的三个滑梯,这个设计既让学生感觉到量角的必要性,又缩短了数学材料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借助这个滑梯,终于找到了既真实又有趣,还能引发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
华老师的智源于丰富的文化底蕴,文章中经常引古论今,从我国古代的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到黑格尔、恩格斯、爱因斯坦;从诗歌到故事他都能结合课堂中发生的事,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当地引用,而且他还善于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如农民种地、打篮球等事情联系到教师的教学,联系到数学。这些,都得益于他的喜读善思。一个工作繁忙的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了如此多的书籍,真的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读书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并享受其中。读书不仅能触发他对生活的感悟,更使他能够徜徉在数学教学的研究之中。
华应龙老师十分重视反思后的再实践。这样课中、课前和课后就呈现了一种立体型的课堂教学。他不仅深入地钻研文本,而且十分重视课堂中的精彩生成。学生的一个错、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会让他思考良久。他能在知识传承中十分关注学生的心态,缩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距离。华老师的睿智、博学多才、乐学善思,风趣幽默,感染着我,他教书像农民种地那样饱含深情与智慧。
鲁迅有一句名言,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书中精彩的故事会让生活过得更充实,从中学习到不同的东西,感受世界的不同。同样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精彩纷呈,让你一路畅游其间。
- 所有评论(1)
-
冯翠红姐姐读得用心,写得也用心!赞!2016-12-15 0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