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贺书的日志

田贺书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闲话“折柳”

田贺书
分类: 阅读实践
更新于: 2016年7月21日 12:32

闲话“折柳”

——由高考语文试题第17题想到的

唐山教育局教研室  田贺书  063000

唐山八中  谢丽娟  063000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第17题如下: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正确回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折柳”这一古代习俗要有准确的把握。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折柳,杨柳,或杨柳枝、柳枝、柳色,这些词是常见的。如: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而且,相传汉代就有“灞桥折柳”的故事,据《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所以,从此以后,人们就把“折柳”作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柳”同“留”谐音,折柳表示留恋挽留、惜别之意。杨柳更有随地可活的特点;送别的人必折柳,因为人离开家乡正如树木离开土地。折柳赠别为的是祝愿亲友一路顺风,并在异乡一切顺利。杨柳既是离别的象征,又有留恋、挽留的意思。

“折柳”作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表示留恋挽留、惜别之意,最早可以追溯到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是:

上马不捉鞭,反拗(折)杨柳枝。下马(蹀座)吹横(长)笛,愁杀行客儿。

而诗歌以杨柳作为意象则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柳”是一语双关,一是说羌笛在吹奏《折杨柳枝》这个曲调,抒发思乡之情;另是借杨柳象征春天的景色。

王维的《渭城曲》“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描写送别的具体地点和环境气氛,“青青柳色新”又写作“依依杨柳春”,意思是一样的。一场“朝雨”荡涤掉柳树上的尘埃,使“柳色”更加刺眼,引起离人的离愁别绪。“青”又和“情”谐音,所以古代诗词常以此双关。因此,“青青柳色”更能表达惜别时的感情。

李白的《忆秦娥》描写秦地女子对久别不归的爱人的思念。灞陵,汉文帝的陵墓,在长安(今西安市)东。灞陵附近的灞水上有灞桥,唐时长安人送客东行时,大多在这里折来柳枝赠给离别的人,以示惜别之意。“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句表现了秦娥因不见爱人回归,每年都在杨柳青青的时节,为别离而伤感。

其实,这个典故在柳永的《雨霖铃》(见必修本高中《语文》第六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千古传唱的名句中已经涉及到。在这里,柳永用眼前景暗写别时情,含蓄而有余味。酒醒时分,举目四望,到处是青青的杨柳(宋代汴河两岸多植杨柳),处处勾起人的伤别之情;晓风之凉,烘托了心境的凄凉;残月而非满月(将“残月”理解为“破晓之月”亦可),也象征了离别,而且,残月也透露出凄情冷落之感。古人远行又多在拂晓时分出发,此情此景怎不让人肝肠寸断?“举杯”本为“销愁”,怎奈酒已醒,这离愁别绪怎样才能驱除?这里,柳永将眼前景与别时情巧妙融合,言简意丰,情景交融,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有了以上积累,答案就不难理解了:“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另外,由以上引述的诗词可以知道,“折柳”与“吹笛”经常联系在一起,后人遂将“吹笛”也与“怨别”联系起来。

“杨柳”并列,实际单指“柳”,不是指杨树和柳树。刘禹锡的《折杨柳枝词九首》中有“唯有垂杨管别离”之句,单提“杨”,也是指“柳”。

关于“杨柳”并称,还有一个传说。传说隋炀帝南巡时得到了柳树的荫庇,于是赐柳树姓杨,后人遂称杨柳。此说恐难成立,如确是如此,早在《诗经》中即已将杨柳并提,又当如何解释?介绍此说,聊资一笑。

今年4月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学科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对于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要求“能理解词句含义”。2002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将诗词鉴赏题的题型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要求考生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因此,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对于古诗文中反映出来的古人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特有的感悟,对于古诗文中一些常见形象的特定含义必须有所了解,这是“加强积累,培养语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才能从容应对高考试题中的鉴赏题,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通讯地址: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田贺书

邮政编码:063000

电话:0315-2813390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