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教师》第二辑 读后感 让语文回归生活
《致教师》第二辑 读后感 让语文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厌倦感,甚至有时候自己都莫名的升起一种挫败、厌恶之感。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我们将大部分精力消耗在了基础知识默写,答题技巧的培训等等方面。活生生的将语文学习肢解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所以,我们应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架起生活与语文学习的桥梁,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和希望。
一、让生活走进语文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他经常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
1、创设生活情境,再现生活,
导入新授课程之时,创设一种生活的情境是我们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第一步。课堂中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还课堂以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课堂的乐趣,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再也不是枯燥无味,再也不会昏昏欲睡!这也产生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他们会更加畅所欲言,更加留心周围的生活,更乐于学习。当然还有一些形式比如由于现在多媒体教学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置课件来创设生活情境,这样更直观的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再如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延伸拓展教材,深入生活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材中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课本内选入了很多富有生活趣味的文章。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头活水,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习作,都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真可谓来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该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并且从课堂这一教育的主体区域延伸开去,我们要不断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即学会在生活中求创新,延伸拓展教材。
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拓展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方式的妙处,懂得怎样去延伸,往哪个方向去延伸,延伸的目的是什么,继之以主动地、自觉地、有计划地向课外不断扩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觅。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向课外延伸的兴趣,一方面进行合理指导。如摘抄精彩片段、评析佳作、记录有意义的事、主持辩论会等各种有益的活动。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变不能为能,变少能为多能。
二、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网络信息、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让学生的生活语文化。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让生活处处都充满着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学生每天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话题。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语文,比如提倡学生在平时勤写生活随笔,把自己某一个灵光一闪,某一瞬有感而发随时随地的记录下来,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让生活来拓展我们的语文课堂,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2、班级生活“语文化”。可以鼓励学生自拟话题,校园、社会、家庭什么话题都可以。形式是不固定的,可以辩论;可以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言。这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交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去进行大量的阅读。交流人员的不确定性,保证了每个学生每天必须去落实阅读任务,由于要求口头复述,这就保证了学生必须去认真读认真背,然后还要变通成为自己的语言,无形当中这也锻炼了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要求交流精彩的部分,这又需要学生去审美去判断,要求加上自己的感悟和评语,这又需要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是对情感的升华和原有知识的运用。而且这种自由的形式更受学生的欢迎,这样一来他们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会有意识的留心好的素材,好的话题,也会养成随时交流心得的好习惯,让班级生活充满了“语文”味。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因生活而辉煌,生活因语文而精彩。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