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莹的读书笔记

杨慧莹的主页 » TA的书架 » TA的这本书的笔记


希望那是一场梦——《我们仨》读书随笔之一

更新于:2016-06-23 09:38


——《我们仨》读书随笔之一

杨慧莹2016.6.18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依次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一部分,杨绛先生从“我的梦”开始写起,那些梦“梦境中同而情味总相似”,总是丢了钱先生,凄凄惶惶。

梦在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在做恶梦时,是真的在怕某样东西,而不是像以前的人讲的,梦全是假的,至少梦中的情绪是真的。杨绛之所以总做这样的梦,一定是因为在现实中她害怕失去钟书。这本书是她在92岁高龄时所著,那么我想,这些梦在钱先生在世后可能做过多次。第一部分最后一句是“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在第二部分,她用梦境的方式写了一家三口的别离。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读到“爸爸做坏事”一段,眼前便呈现出了那个大男人孩子一般狡黠的样子,他尽量地缩着自己的身子,紧闭着眼睛说:“我不在这里!”我笑了,这不就是掩耳盗铃嘛!三个人都在笑。我早已忘记了这是梦境,等读到不明身份的人把钱先生接到古驿道上安顿在孤零零的船上、奇怪的客栈、特殊的白纸黑字的规定时,我疑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写杨先生奔波着照顾钱先生,阿圆住院,当妈妈的只能在梦中去看看女儿,我几乎被弄糊涂了。第二部分用了很多的笔墨,说是梦境吧,里面全是用的真姓名,而且很符合钱先生一家的经历,说是现实吧,这古驿道、小船、梦中去看女儿、女儿跟父母道别又是怎么回事?

先生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吗?如果直接记叙一家人悲欢离合的种种,我甚至还想,直接再现当时作为妻子、母亲失去挚爱的亲人那种痛苦,读者看的时候是不是会更有感染力呢?为什么要用这种亦真亦幻的梦境来表达呢?

读完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我开始思考这个题目,可能有人会纳闷,怀念逝去的两个人可以,怎么怀念“我们仨”呢?看着两个人在国外留学,把艰难的生活过得有生有色,把平淡的小日子过成“探险”,把女儿当成上帝赐予的天使时,慢慢地,我明白了,在杨绛的心目中,三个人是一个整体,是死亡也无法把他们分开的。丈夫和女儿活着时,是“我们仨”,他们死去了,还是“我们仨”。“一个人”和“我们仨”,一边是孤独,一边是长相厮守;一边是冰冷的现实,一边是温暖的回忆,单是这个看似平凡的题目,已经让人心酸不已!

我再回过头去,琢磨这句话:“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写美好的日子,杨先生是直接叙述的,而写那些痛苦的日子,她用了梦境的表现手法。我终于明白了,这样写不是为了给作者看的,作为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她写这本书绝对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只是为了给自己看,她在写作中和两个深爱的人团聚了,即使事已过多年,她也不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所以,写作的形式其实也是内心的表现,那些幸福的日子也希望是永远不消逝的现实,而那些痛苦的日子她希望是一个梦,所以她就用梦境来表现。原来,我是用浅薄的“读者意识”来思考这本书的形式,不,其实这也是“读者意识”的体现,因为杨先生的书是写给自己的,写给书中的“我们仨”的。所以,别人怎么看不重要,“我们仨”怎么看才是最重要的。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
我们仨</a>

《 我们仨 》

作者:杨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3

写笔记 放入书架 您已添加此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