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教学中对比材料的运用——“赤壁赋(2015秋季学期见习日志二)
第一次正式听古文课,我是充满期待的。这部分课文的讲解,要讲出内涵,讲出深意,需要大量对比材料和背景材料的迁移,这对老师本身的文学功底提出了要求。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选用的大部分古文意思并不难懂,课堂太重视翻译,有时反而破坏了原文的意境,致使文笔拖沓,繁难了本意。在吴老师的课堂上,运用了一系列对比材料和背景材料,使学生在掌握本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作者及其相关古文知识的了解,将古文课上得生动有趣味。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讲:“《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吴老师在讲文体,引用了“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两句。——莫把课堂简单化,寻找经典中实用的部分,以精炼的词句入课堂。以此引起学生的关注,将他们现有的知识与之联系,比列书单效果强百倍。这是吴老师在古文教学——《赤壁赋》中,教给我的第一步。
因为上节课已经让学生自己熟悉课文、梳理字词,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由老师带领深化理解。在本文的课后题中,提到了“对文”和“对偶”,吴老师是这样讲解的:对文,指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的现象。与对偶不同。前者要求较宽松,后者“对偶”要求词性相对而字不同,能对出意境。比如,老师问“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蜉蝣”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须臾”对——?在师生的问答中,让学生体会到何为对文,在体会词意与词性中理解作者行文内涵,同时培养语感。吴老师对课后题有选择的充分利用,也是我今后上课要注意学习的。
对于背景知识的讲解,吴老师采用了开头与中间穿插讲解的办法,在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过程中,加进背景知识的介绍,自然流畅。开头处,她讲到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苏轼的黄州赤壁可能与曹操的赤壁不是一处,余秋雨在他的文章开头,也说“有人说,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然而在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得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上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这种俯仰之间的气势,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吴老师讲,余秋雨的游记中,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这种对历史的解读容易让人诟病。对比材料的客观对待,是吴老师强调给学生们的,对文学作品要用批判的观点来看,取之用之,但不能盲目,偏之信之。在黄州赤壁,苏轼还写了其他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于不熟悉的词,老师让学生找原文,齐读,感受其壮阔雄浑的魅力。另外,课文理解部分结束之后,吴老师也提到了《后赤壁赋》,通过梳理文意,让同学们有了大概理解。从老师对对比材料的取舍中,我明白了:要详略得当,既要能配合本文的讲述,又要能充实学生的积累。如果能引起学生兴趣,影响到他的学习方式,在生活中学习,那更好不过了——这里,吴老师提到了她的周末:去故宫看“石渠宝笈特展”,听老艺术家讲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宋朝汴梁的世风人情,富足安逸,诗意生动。梁启超说,“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与趣味之中,生活才又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清明上河图》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吴老师讲了很多图上得内容,还有:满车旧“党”,所画是两位农夫拉着车子,用书画盖着粮食。1102年,徽宗改元崇宁,罢黜旧党,次年,蔡京下令焚毁苏轼、黄庭坚等旧党人的墨迹文集,严禁生徒习读、藏家宝之,曾有人称,苏轼文字翰墨“既经崇宁、大观焚毁之余,人间所藏,盖一二数也”……吴老师在课堂中引入了生活中的元素,给学生提供了讲座资源;同时又联系了课文,介绍了苏轼在1102年的处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起学生兴趣。
在讲完第四段之后,吴老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到的话语中,体会苏轼“道”的高度,并联系原来学过的陶渊明诗,比较二人在出仕与入仕观上的不同。苏轼有入仕的温暖,却有出仕的情怀,在别处却未离开;陶渊明有隐士情怀,出仕之心,放弃了纷扰的世界,不屑于朝廷之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理解并用自己的话归——对原来学过的知识,过段时间可能会遗忘。但是对人的理解,应该有印象,有立体把握。而通过现在研习课文和人物的讲解,将原来学过的人与作品进行对比,既让学生有联系已有知识的意识,又强化了认知,丰富知识建构。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