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课堂变“秀场”
更新于:2016-02-25 10:19莫把课堂变“秀场”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随笔
杨慧莹 2016.2.24
在“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一节中,作者写到:
“手势”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应用此方法的教师似乎只有一个牢固的信念,认为思考或意见都应该清楚、明晰地发表出来。正因为如此,就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地表达“赞成”、“反对”、“提问”的立场,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那些慢慢思考问题或用不明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并进行思考的学生,都会贴上“理解迟缓”、“发言不积极”的标签而被撇到一边,被教师以达不到所要求的“明晰的”语言和表达力而“善意”地撇到一边。
读到这儿,我就有些疑惑:我们在课堂上不应该要求学生清楚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吗?这不是一项我们一直在要求学生遵守的课堂常规吗?怎么到了日本教育家那里就变成不合理的了呢?带着这些疑惑,我往下读:
确定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容易变成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探索地进行着的行为。不确定的言语能深入其他学生的心中,能有实实在在的说服力。
读到这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堂上那些不确定的、不清晰的表达才往往是最能表现学生真实的思维和学习过程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在追求一种“虚假的繁荣”呢?我想起一首歌“小嘛小儿郎,背起那书包上学堂”,我们的老祖宗是把“课堂”称为“学堂”的,这个名称传达出的意思是:课堂的本质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我们却经常在追求学生有着清楚明确、自己深信不疑的表达,追求课堂上声光电合为一体的震撼的“视觉效果”,追求课堂上“举手如林”的“繁荣景象”,这些价值取向的背后是什么呢?教师在追求别人“看”的效果,而不是学生“学”的效果;追求的是给别人“看”的虚假的表象,而不是学生“学”的真实的结果。归根结底,借用佐藤学教授的词语,我们想要创造一个“主体性神话”,这个神话让我们陶醉在其虚无缥缈的“热闹”之中。
我又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无意中翻出几年前自己的一个讲课录像,记得当时录那节课时自己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自己感觉设计得非常好,讲课时课堂气氛也相当热烈。如今,当我再看这节课的录像时,看得冷汗直流——当初自以为不错的课现在却觉得是“惨不忍睹”!的确,那节课上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课件制作精美、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可是现在反思:那些有多少是真实的呢?学生精彩的发言是课前预习时已经在所谓的“导学案”上写好了的,课件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精心制作完成的,学生的展示活动是预习课上“排练”好的。我带着学生展示了一件华美的皇帝的新装!
还有更假的:有些老师在讲课之前把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呈现的“答案”都做成小纸条发给指定学生,甚至上面还有这样的话“我来补充一下”“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老师,我有一个问题”,真是把假的做得像真的一样!
——但是,再“像”,也是假的。
——别人不知道,学生知道!
- 所有评论(2)
-
孙彩文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在很大程度上,教师从事教学——不像石匠用石头垒墙、医生动手术,甚至不像清洁工清扫垃圾——带不来短期可见的成果,也没有任何由自己亲手制造或修理的实物。结果,心中总是七上八下,没着没落。于是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开启,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在我们的教学生涯里,这样的疲惫,迷茫偶尔会悄悄浮上心头。 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认识你自己。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静悄悄的革命》的说有异曲同工之妙。2016-02-27 21:37 回复
-
阅读行动喜欢看杨老师写的文章!加油~2016-02-26 14:37 回复